客观地说,高校男女比例失调是一个现实问题。解决之道,更多的在于从源头找原因,比如,社会风气、教育方法,以及考试制度,然后对症下药。
进入九月,新一批的高校新生已经开始陆续入学。但开学的兴奋和热闹,依旧无法掩盖今年高考以来持续发酵的关于高考录取“性别分数线”的争论。
一个现实是:高校学生男女比例失衡程度在不断扩大。对大多文科院校,“阴盛阳衰”长期以来已经是既成事实;新的情况是,许多农林理工类的院校,近几年来女生数量也在直线上升,甚或“历史性”地超过了男生人数;一个代表性的例子是,南京师范大学广电新闻专业,今年招录的21名学生中,男生只有一个。
这一现象不合理,应该没有争论。但是,设立“男低女高”的分数线,当然会引发争论。
争论首先基于不同立场。对于高校,性别失衡会引发教育、管理和就业等各方面的不便。从课堂教学的角度,相对合理的男女比例,会发挥不同思维方式的互补优势。从管理的角度,男女比例的变化促使学校需要在硬件建设方面增加投入。当然,就业可能是最主要的问题。用人单位青睐男生是当下社会的“明规则”,女生扎堆,增加了高校的就业压力。而就业率,是高校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。
作为利益的对立方,女生的理由不多,可能只有一个,但是,也许只需要一个,那就是平等的权利。
诉求自己的权利这是应该的。但目前的一些“男低女高”的现象,并不是校方有意设置的一个障碍,而是特殊专业的要求。比如说小语种阿拉伯语,要是女生学了毕业以后去中东,社会、自然等条件都比较限制其发展。从这一方面来说,个别的“男低女高”是对现实情况的综合考虑。
事实上,对调整男女招生比例,教育部的规定是比较严格的:“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,对部分特殊行业或者岗位的特殊专业人才培养,按照特定的程序,少数学校的部分专业可适当调整男女招生比例。”当然,针对什么才算“特殊”这一模糊的概念,教育部以及高校需要发布一个细则来说明。有了细致入微的说明,一一对照之后,这或许能让大家消除“歧视女性”的误会。
客观地说,高校男女比例失调是一个现实问题。解决之道,更多的在于从源头找原因,比如,社会风气、教育方法,以及考试制度,然后对症下药。这样或许对当前“阴盛阳衰”的现象有所帮助。
这些天,看着高校新生入学的喜庆的笑脸,我总不免想到广州那些当街剃头的女孩子。她们日后可能还要面对不断的、潜在的和公开的性别歧视,而这次高考,便是她们生命中的第一个伤疤。高校是神圣的教育机构,对此应该有悲悯和警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