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学期厦门大学要开“爬树课”了!近日,厦门大学通过微博发布了这一消息。而目前,厦大体育部已经开始在学校后山寻找合适的场地,最快下学期便可开课。
在中国风靡一时的国产桌面游戏《三国杀》,近日正式杀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成为2012年秋季学期的选修课。课程名称为“探索三国:中国经典小说与‘三国杀’桌游”。
近日来,国内外两所大学开设的“新课”引起各方热议,大家直呼这样的“潮课”真过瘾,网友们还挖掘整理了国内外高校的“潮课”名单。“潮课”虽潮,但毕竟是少数,针对国内高校的普通选修课程引发的议论不绝于耳。
“标题党”选课害死人
“爬树课的‘竞选’绝对很激烈,可能就是‘秒杀’。”厦门大学的大三学生郭之维笑着说道。他分析,每门课为10人左右,最多不超过15个人,如果以一周开10次课计算,那么一学期能选上这门课的人只有150人,相比厦大近4万的在校生人数,能选上这门课的概率很小。
潮课秒杀,好的选修课也难选。根据记者了解,在学生心目中,目前高校的好课集中为两大门类:一类是实用技能类课程,一类是人文社科类课程。
“实用类的课程大家都喜欢,学校的土风舞、国标舞这些课程很热门,常常是爆满。”莆田学院的小王同学这样说道。而集美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的“性教育”课程不约而同获得了学生的青睐。“借助视频、生活实例以生动幽默的形式进行教学,上课的氛围很好,甚至有时出现站在门外听课的现象。”福建师大的吴一春同学评价道。而在集美大学,这门课“很多是情侣一起选修的”。
每到选课的时候,很多高校学生一般是询问学长学姐开课老师的口碑,或者就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,“凭直觉选课”,而直觉多来自课程名称和简要介绍。
“现在动辄成百上千门的选修课,课名如果起得好,就有可能抓人眼球。”厦大学生张鸿灿告诉记者。她举例说,中山大学医学院开设的公选课《哈利·波特与遗传学》为什么吸引了不少关注的目光,“因为将枯燥的遗传学和一本风靡世界的畅销小说结合起来”。中南大学开设的《名侦探柯南与化学探秘》,授课老师徐海副教授本身就是柯南迷,主要通过集合柯南动漫中出现的一些化学元素,如毒素、酒、茶水、花粉等,讲解化学原理。
经历了选课,更多的学生表示了这样的观点,“标题党”害死人,上过课后才大呼“上当”的大有人在。
福州大学的小李同学曾选修了《猜灯谜》这门课,当时以为“猜灯谜应该会讲讲猜灯谜的技巧和灯谜文化吧”,可是选了以后叫苦不迭:“上课都在互动猜灯谜,没有多少同学愿意玩。老师开课的想法可能挺好,但是效果没出来。”
福州大学机电中心的陈坚老师在学校开设《电机制造工艺学》的校选课,因其生动实用受到学生欢迎。由于学校规定理工类学生不再选修,而文科学生选修的人数不足,有的学期就没开这门课。陈坚老师说:“其实文科类学生对生产线上的制造工艺是有兴趣的,但课程一多,学生往往只从课名上来选择。”
“鸡肋课程”让学生选什么
高校对选修课的定位是为了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,提高综合素质,避免出现“文科生不懂灯泡什么结构,理科生不知诗仙何许人”的现象。比如,福州大学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的目标是“文理互补,文理平衡”。选修课分为自然科学课程组和人文社科课程组,要求选修的类别与本专业修读的类别相反。理工类同学选修文史科课程,而文科类学生则可以选择操作性较强的课程。
福建师范大学的选修课不同于福州大学的“文理分家”,学校要求8个选修课学分中应有2个学分的艺术学类课程。厦门大学校选课的特色之处在于打破学科专业界限,实施课程资源共享,自2008年实施教学改革后,厦大每学年除单独开设的全校公选课之外,另有885门专业课面向全校开放,外系学生可以与所选课程专业的学生一同上专业课,在为同学们提供了解跨学科的专业知识的同时,亦可作为学生选修双学位或转专业的“探路石”。
即便是这样,学生总是在抱怨课太少,而老师却认为课太多了!这一悖论某种程度上说明选修课程中“鸡肋课程”不在少数。
华东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所所长庞维国认为,国内传统的选修课是学术型课程较多,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关注不足。而陈坚老师表示,有的学生选课时首先考虑的是这门课的分值,是否考试、是否容易过,然后才考虑能否学有所获,这种选课心态和选课体系不能说没有关系。而且很多同学修够了选修课学分,便不再选修其他课程了。这也一定程度上促成了“鸡肋课程”的产生。
在国外高校,学生都喜欢上选修课。在美国卫斯理女子学院留学的刘安东同学告诉记者,作为文理学院,卫斯理要求每个学生除了完成专业课之外,还要选修三节艺术音乐类的课程,三节科技类的课,三节文学、历史类的文科课。毕业之前要掌握一门外语,还要求大一新生必须在第一年里选修一门写作课。而在体育课选修方面,除了有常规的各种球类,还有攀岩,舞蹈,健身器材训练,击剑,射箭,马术,高尔夫,游泳等等。
“大二下学期才定专业,大一、大二可以凭自己兴趣选课,这对以后选择专业有很大的帮助”。同时,这也逼学生去尝试更多新东西。“我上个学期就为了完成在艺术方面的选修学分,上了艺术史课。这是一门分析欧洲艺术发展史程,教会我们怎么分析画作的学科。我之前很少到艺术馆参观,但是这堂课让我一个学期跑艺术馆十几次,现在看画也能说出个一二。”刘安东笑着说道。
将实用性、趣味性融入其中,调动学生的兴趣,鼓励更多学生参与,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。这一朴素的道理应贯穿在选修课程改革中。
选课学生太少就取消?
在采访中,一些学生和老师指出,现在的选修课评价和推选设立机制不够科学。对于课程的评价,大多数学校的做法是,期末时学生上网查询课程成绩前对该门课程进行评分,一些学校还会做纸质问卷调查。而选修课评价机制最简单的一条就是:选课学生太少就取消。有教师质疑这种“一刀切”的做法:选课学生太少就应该被取消吗?课程是否有趣可以让学生说了算,但有没有学术价值,学生尚且没有足够能力去评价。这一限制可能会使学生无法接触到一些有专业特色的、见解独到的课程。
在当前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体系下,对于高校老师特别是教授们来说,教学的好坏对职称评定没什么关键性影响。因此,很多教师没把太多精力放在课程上,乐得不点名做个好好先生。至于如何实现选修课价值的最大化,厦门大学青年教师王晓红认为要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反馈。与其在期末填问卷,不如在课后就加强与老师的沟通交流,老师可根据同学的反馈及时调整讲课方法和难易程度。
同时,还可以通过尝试跨校合作和资源交流来丰富选修课的内容。在武汉市南湖片区,当地逐渐形成了“武汉高校十校联盟”,实行跨校选修课程,学生不但可以在校际间攻读辅修双学位,而且可以在校际间互相选修课程,相互承认学分。“福州地区、厦门地区的高校如果也能形成类似的高校联盟,同学们的选修课也会精彩得多。”在采访中,相当多的同学表示了这样的意愿。
“选修课现在是供方市场,都是学校、老师主导,其实学生也需要有话语权”,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此次将“三国杀”纳入选修课,是得益于一个叫“DeCal”的学生组织的推介。据了解,该团体的学生可以向学校申请开设课程。
在我省高校,福州大学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。在校团委的指导下,由福州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主办,学校80多个学生社团共同承办的“大学生第二课堂创业实践课”已经连续举办了7届,并成功获得教务处2学分的支持。
国外选修课
“五最”
最科幻的课程
哈利·波特及幻觉时代
英国杜伦大学开设了全英第一个专门研究哈利·波特世界的课程,将哈利·波特及幻觉时代列为教育学本科的一门选修课。学校发言人称,课程以罗琳撰写的哈利·波特故事做背景,研究主题包括各种仪式、教室里的偏见和不宽容、恃强欺弱行为、友谊与团结以及社会理想公民等。
最甜腻的课程
枫糖汁研究课
在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的枫糖汁研究课上,学生们将和老师探讨枫糖汁是如何制作的。据了解,这个制作过程自从美国原住民时代就没有改变过。学生们还有机会进入当地的制造厂、餐馆参观制作过程,甚至亲手制作,当然也有很多试吃的机会。
最轻松的课程
散步的艺术
在美国肯塔基州当维尔市的中央学院,学生们可以选修“散步的艺术”。学生不但可以阅读一些著名的漫步者的著作,如康德和尼采的作品,还可以和教授及他的狗一块儿在附近散步。
最雷人的课程
“Lady Gaga”课
被誉为“雷人教母”的Lady Gaga不仅仅在娱乐界受宠,甚至连大学校园也向她敞开了大门。美国南加州大学就专门为Lady Gaga开设了一门课程,这门课程全名为“Lady Gaga和名人社会学”,由南加州大学社会学教授马修·戴福伦开设并执教,一个学期仅招收50名学生选修。戴福伦本人也是一名Lady Gaga的粉丝。
最大腕的课程
“贝克汉姆”课
2000年,英国史塔福郡大学的教授Ellis Cashmore开设了一门研究贝克汉姆的课程,引起舆论一片哗然。这位教授一直捍卫自己的观点:足球文化是运动、媒体与文化的一个模块。他指出,足球研究应该和电影研究一样,不该因为它是体育运动而被拒之校园大门之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