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先,调整职业院校教学结构,引入工业和企业文化元素。职业院校可以将企业中先进管理理念、管理文化等积极因素纳入到学校教学各要素中,让师生切实体会现代企业先进文化。实现课堂教学和生产过程、专业设置与岗位需求、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的全方位对接。学校教学的调整使企业文化建设在校内得到纵深发展,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。
其次,加强教师对工业文化和企业文化的了解。教师是学生了解工业和企业文化的窗口,也是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对接的关键因素。学校可以聘请企业一线专家作为兼职教师,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。也可以通过教师到企业轮岗等形式,提升教师自身的工业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要求等。
再次,鼓励在校生去企业实习。企业实习是在校生了解和学习企业文化的重要方式,改变传统的以学校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,将课堂延伸到实训基地、企业车间,使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深度对接,在实践操作中加深对企业生产方式、组织模式和管理流程的了解,直接接受企业核心文化的熏陶。
最后,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。工业文化和企业文化要想走进校园、深入课堂,需要拓宽宣传渠道。有些学校在宣传手段上还停留在标语口号、物质摆放层面。文化的习得需要主体的参与和内化,因此应积极开展企业文化主题宣讲活动、团队合作训练、职场模拟、技能大赛等互动性、参与性较强的职业化活动,挖掘学生潜能,活跃校园文化。
今后,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,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良好职业素质、工业文化底蕴深厚的技能型人才。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将工业和企业文化融入学校、进入课堂,这将是一项长期深入的工作,其运行机制和操作路径还需不断探索和创新,不可能一蹴而就。用文化为职业院校师生筑魂,为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