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学人的视野里,国家概念或国界域限是应有所淡化的,因为他工作的直接关键因素是真理和人才,而真理是不分国界的。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,也不能将培养高级人才的工作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。因此, 在大学中设置一定的疆界,或者在思想意识中将大学划分在不同疆界里,于是就有了办大学要与国际接轨、强强联手、取长补短、跟国外名校签合作协议等一系列的滑稽剧。 在当今大学生态中,每一所处于前沿的大学都必然是世界性、国际性的。如果自身的办学水平没有上去,靠聘几位外国教授,发几张外国文凭,签几份外国协议是不可能把自己的大学变成国际大学的。这样做的整体效果仅是将中国变为世界大学的展示馆,于人于己都是一堆花架子。 如果真想走进世界大学前沿,就要毫不留情地改变自己的管理制度,确立与大学内在逻辑相符合的大学价值和大学理念,玩弄其他招术都不能解决最根本的问题。大学所需要的不是一般的向外国学习,而是要探索步入人类前沿大学的可行策略;大学发展最重要的不在于借鉴国外经验,而在于真正找到自己,确立适合自己的探求真理路径。 大学的确要开放,要学习,要走向国际。同时要保持独立性与自信心。大学的独立性是要真正的独立,不是为了表现独立性而发出异样声音,不是用自己的嘴说出权势的话,更不是被无形的线牵着跳舞的木偶。 判断真假独立性的依据要看他的观点是否依据事实,依据的事实是否全面。为了利益,依据不全面的或捏造的事实发出观点,或看着别人的眼色、根据自己的屁股所坐的位置发出的观点都不是独立性的。大学中如果有类似的观点发出,这所大学就失去了独立性,哪怕他所说的满篇都是国际词汇。 大学要看世界,但不能仅仅成为看客。大学看世界的目的是不孤陋寡闻地创造一个新世界。大学也不宜做把某所看似不错的大学复制过来的事,更不宜要求所有大学亦步亦趋地复制某个顶尖大学的模样。所有这些做法都是破坏大学独立性的基础的,对于大学来说都是樊篱。 大学中不能独立自主看世界的事还不少,比如奖励用英文发表论文,同等条件下招聘职员,“海龟”优于“土鳖”,格外青睐欧美名牌大学出身的人,把华人看得比其他种族的人都低人一等,忘记了深入考察招聘对象的专业水平与岗位的相符程度等。 这种现象的出现当然与大学的外行管理直接相关。外行本身是永远也不会独立的,他必须要依靠一定的权势才能立起来。所以在外行管理的大学里,是很难实现独立自主看世界的,纵使他们喊出的口号可能比谁都响亮,但那是永远无法做到的。一不留神他们就会公开或暗中找个依靠,这个依靠可能是政府的权力,也可能是国外的势力,还有可能本身就是一个迷信。 正是因为不少大学不能独立自主看世界,对自己不自信,又不愿放手让真正的学者通过制度化的程序成为大学的领路人,才导致一些大学有着强烈的牵别人衣角的心理需求。于是出现了与“世界一流大学”合作的“强强联手”口号,与国外名校签合作协议成为时兴的潮流。但自己是否真的强呢?很多学校一出手就显得外强中干,丢掉自己的价值理念,或者根本就没有价值和理念。不出多时,很多协议就会成为束之高阁的空头支票。
浙公网安备 3302030200015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