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,我们国家的教育资源到底是供过于求,还是供不应求?如果只是微观地从一所学校、一个地区去看待这个问题,显然无法做出客观的判断。
一边是一些地区教育资源相对闲置,辖区内的学校“吃不饱”,一边是一些地区的教育资源供不应求,辖区内的学校吃到饱,甚至“吃撑了”。“吃不饱”与“吃撑了”,教育的“温饱差距”只是人口迁移的一段剪影,但是却造成了中国教育前所未有的“两极焦虑”:“剩下的少数”,核心是效率,如何用更经济、更灵活的方式获得基本的教育;“迁来的多数”,核心是公平,如何在供给与需求的刚性矛盾、好校与差校的两极分化中,避免掉落教育的“平均线”。
解决“吃不饱”的问题,就要关注“剩下的少数”。这些分布疏离、往往成为教育盲点的“少数”,还将长期存在。地区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不能搞简单一刀切式的撤并学校,发挥教学点体量较小、更为灵活的游击优势,是解决“吃不饱”的一条思路。
解决“吃撑了”的问题,就要面对“迁来的多数”。政府一方面应继续推进教育均衡,切实缩小区域、城乡、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,另一方面还要提前规划、长远布局,对城镇化进程中教育资源供求变化趋势作出严谨的科学预判。据了解,“十二五”期间,上海将建设中小学和幼儿园1042所。上海教育部门负责人就曾感慨,5年新建千校之后,人口向一线城市的迁徙聚集如果还在继续,就不知道如何应对了。如何把“胃”做大,还需创新思路。
两极焦虑的消解,要害处在弹性。扩大教育资源的弹性,可随生源变化适当伸缩;增加教育内容的弹性,能依素质起伏因材施教。这样的教育体制,才能应对区域迁移、人口波动的发展现实,才能保障每一个孩子的教育权利。中国教育,还在路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