准备静下心来读几本经典的人发现,名著其实并不是谁都能啃得动的“香饽饽”。“名著即使再遥远,其内容都会或多或少地在今天的社会里得以体现。找不到这种联系,再热血的名著也会越读越冰冷。”西南大学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胡安定副教授说,引导学生阅读的老师,就是要找到这种关联。
“鼓励读名著的政策中还有很多需要深思的问题。”西南大学文学院院长、博士生导师王本朝说,就经典本身而言,其特点是与时尚、流行以及消费等因素相抵触的;对于习惯了在轻松、趣味氛围中读书的大学生,观念的转变很难在朝夕之间得以实现,因此时间一到立即考试的规定值得商榷。王本朝同时提醒要注重大学生阅读书目选择的合理性问题,因为如果名著的内容与学生所能接受的程度相去甚远,后续的引导工作就很难展开。
“文化传承是目的,提高自身是追求。”王本朝说,“名著阅读”也需要一次观念上的突围。他建议从三个方面帮助学生进行观念上的突围:“读不懂”不应作为拒绝名著的理由;将名著阅读落实到课程常态化中;在时代中寻找经典的原型。
“好读书,不求甚解,要有像春燕衔泥一样的精神。”胡安定认为,“名著阅读”不一定要求学生全部读懂,关键是让他们能够“坚持着读下去”。